初学写作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报过许多写作班,花了不少银子。可是看到《写作之书》这本书后不仅哑然失笑:我在写作课上学到的所有工具险些都在这一本书里了,然而这本书的订价才几十块钱,真是亏大发了。但转念一想,这本书至少证明晰我学到的写作知识是有价值的,写作课也没算白上,又感受自己赚到了。
这本书的作者保拉·拉罗克是知名专栏作家,出书过多本脱销书籍,在学习写作、教授写作方面具有长达30多年的履历。她写的这本书入选美国出书商协会“十佳图书”,《出书人周刊》评价此书:“写作入门者将从这本书中找到清晰有用的指导 ”。
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最想知道的可能不是干巴巴的写作理论,而是如何将理论应用在实践中,将文章写的更专业、更吸引人,《写作之书》恰好满足了许多人对这一点的需求。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通过大量文章段落、句子的修改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空洞的写作理论和技巧应用在写作中。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门:基本的写作技巧指导、写故事的计谋和写作手册。
对于中文写作者来说,只需要阅读前两部门即可,第三部门主要针对英文写作者,枚举了常见的语法错误和对英文单词的误用。一、正确的写作原则在写作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写作的原则是什么,否则写出来的工具就得不到读者的喜欢。
作者保拉·拉罗克认为写作主要有两个原则:第一作者要明确自己在写什么,力图准确;第二,文章要确保读者能看懂,表达要简明简要。《写作之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初稿:为了促进经济的生长需要以获得更好的服务,一项全新的减排方案获得了通过。
受该法案的影响,我们需要开始重新作出估算,而这将导致都会公共交通系统发生大的改变。修改稿:当地向导希望让住民在没有汽车的情况下更容易出行。
在初稿中,像“减排方案 ”、“公共交通系统 ”这种看似专业的词汇实际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读者很难明确这段话到底想表达什么。经由修改,读者就能轻松明白这句话的寄义。我上写作课的时候,许多老师都强调一个能力就是“口语化写作”。
写作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能够将艰涩难明的内容用简练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专业的词汇或者华美的修辞似乎让文章看上去更“高峻上”,实际上却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增加了和读者的距离感。
文章自然就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获得读者的喜爱。二、写作的基本技巧在写作的历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基本技巧,让文章更出彩。
第一点:多用短句,慎用长句。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准确的转达信息。而过量的修辞和冗长庞大的表达,不仅容易发生歧义,还会增加读者阅读的难度。
读者更喜欢读起来轻松顺畅的文章,而不是要绞尽脑汁的推测作者的意图。一篇文章写得再好,读者看不懂或者不感兴趣,文章就会失去价值。保拉·拉罗克在《写作之书》中枚举了丘吉尔在二战演讲的例子,以下是丘吉尔的演讲内容:“我们将在海滩上同他们作战,我们将在登陆点同他们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都会的街道同他们作战。
我们将在山林同他们作战!”每一句话都简练有力,如果用一个长句子来归纳综合表达就是:“我们将在纷繁庞大各不相同的所在与入侵者的战斗队伍举行敌对的军事行动。”这样的长句子不仅增加了明白的难度, 也失去了原有句子的节奏感和情绪熏染力,观众听起来就会以为乏味无聊,毫无兴致。
第二点:让表达更简练作为新手,我们写文章时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过分使用“可是”、“因为”、“然而”等这些关联词汇。许多情况下,句子前后并没有转折或者因果关系,却非要用关联词联系上,读者就会想:“这两句有什么关联呢? ”从而造成不良的阅读体验。在写作中我们要淘汰不须要的介词、连词以及过分的修饰语,学会用最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思想。
例如初稿:“在总统大选中,这个地域的五个投票点中有72%的选民投给了阿尔戈尔 ”修改稿:“在总统大选中,这个地域有72%的选民投给了阿尔戈尔”福楼拜说:“无论一个作家想要形貌的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和一个形容词可以使用。”能够用简练的语言形貌庞大的场景、表达深刻的思想是写作水平的重要体现。
第三点:开篇点题读者没有耐心看你的喋喋不休和长篇大论,尤其是在快节奏的时代,许多读者会一目十行的掠过文章寻找他感兴趣的字眼。因此想要文章吸引读者的兴趣,就要突出文章的重点,直奔文章主题。
例如这个例子:初稿:由于移民局的官员在周一给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电脑专家贾里安托,希贾华发表了全国第一张绿卡,许多人担忧抵制外国人。甚至是攻击外国人的行为会影响到有一技之长的人,使他们不愿来德国事情。
修改稿:德国从周一开始,对有一技之长的外国人实施绿卡计划,可是官员表现他们担忧对外国人的敌视行为会成为德国吸引人才的阻碍。作为一名印度尼西亚人,贾里安托,希贾华拿到了德国第一张绿卡,他说一名电脑专家。修改稿中,段落的第一句话就点明主题,有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议论文经常接纳这种方法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加深读者的印象。
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第一时间明确你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拉近和读者的心灵距离,增强文章的信服度。第四点:学会讲故事讲故事并不但单指写小说,所有叙事性的文章都是在讲故事。如果我们在写文章时,使用一个好的故事作为引题,就能充实吸引读者的兴趣。
好故事具备哪些元素呢?1、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东野圭吾缔造的悬疑推理小说世界闻名,因为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设定巧妙的悬念,充实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读者看了开篇就很想知道了局是什么。当我们写叙事性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制造悬念的手法,好比“先讲角色甲的故事,提出一个问题,然后不要给出谜底,接着去讲角色乙的故事,制造一个新的悬念,然后将各个部门精密联合在一起去制造完整的情节,这种方法就会让读者不停发生好奇心,引领他们读完整个故事。
”2、引发读者的共识感戴安娜王妃和特蕾莎修女在同一年去世,时间相差不到一周,可是人们普遍对戴安娜的逝世体现出了更多的悲伤。这是因为戴安娜不仅漂亮高尚,也具备普通人的性格缺点,人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获得“诺贝尔宁静奖”的特蕾莎修女品德近乎完美,人们很难从她的故事中找到共识感。看影戏时,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相对于形象完美的主角,我们更体贴性格庞大的配角的运气。因为配角的形象更真实,更容易触发心田共识。
写文章、讲故事也一样,越贴近读者的心田和生活,就越能获得读者的喜爱。3、让读者感受到教育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悲剧,例如中国的《红楼梦》、《梁祝》,外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这是因为悲剧中体现了主人公的自由意志:主角本可以不这么做,却因为某种信念或原则,主动选择了悲凉的了局。这样的故事不仅能感动人心,还会让读者感受到启迪和鼓舞。
这一点和苦情剧差别,苦情剧的主角所做的选择往往是被迫的,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力。因此苦情剧只会唤起读者的同情和恻隐,却无法带给读者更多的工具,故事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人们会对红楼梦百看不厌,对于琼瑶式苦情小说,却通常不会看第二遍。三、删改是必经步骤当文章完成后,修改和删除是必不行少的步骤。
保拉·拉罗克认为,写文章要快如闪电抓住灵感,改文章则要细嚼慢咽。在写作的时候要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或者不清楚素材的原始内容,就先用一个差不多意思的词汇取代或者爽性用一个X取代,然后继续写下去,不要让细节问题滋扰自己的写作思路。当文章完成后,就要放慢速度,挣脱压力,一丝不苟的对文章举行重复的删改,到达自身能力所能写出的最高水平为止。
契科夫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除写的欠好的地方的技巧。不要心疼辛苦写出的文字,只有绝不犹豫的删去多余的内容,修改被忽略的问题,就像雕塑家手中的刻刀一样,不停地修修补补,文章才气栩栩如生。《写作之书》是作者保拉·拉罗克三十多年写作生涯中的心得体会,是修改了成千上万份论文后总结的指导性规范。
对任何类型的写作者来说,都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干货,等到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本文关键词:博鱼·体育娱乐平台
本文来源:博鱼·体育娱乐平台-www.moderncity1001.com